华夏生活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带队老师:张红英老师
负责人:庄文轩
团队成员:邵佳梦、胡语桐、李春雨、薛沩雅、王辉
2024年6月28日,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祥龙齐舞,点亮非遗”深度文化实践服务团(6人)在张红英老师的带领下赴浙江省东阳市开展为期近一周的实地调研活动。
舞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一种集舞蹈、武术、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金华地区在舞龙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舞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国语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中国民俗节日故事》中的《龙灯》,开篇即:浙江省金华县有一条大溪,名叫“灵溪”,溪水从北边的奇灵山上发源……
图 1
图 2
舞龙记忆:南岸礼堂的时空回响
实践服务团在浙江省东阳市南岸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充分挖掘南岸村的舞龙文化。实践团队走进南岸礼堂,在南岸村书记钟永航等人的介绍下,团队充分了解当地舞龙的流程、传统。正月初八,鞭炮声起,龙头出动,由专人为龙点睛,名为“开眼”,由此开启舞龙盛宴的序幕。本保殿前,竹娘所在,城隍庙前,迎接龙运,烛光长明,保佑龙神。128节龙身从村里的各家聚集,逐渐盘成长龙后正式上路。从镇中心,到村广场,从繁华大街,到山间小巷,南岸村民龙游各处,气势如虹,震撼人心。
图 3
工艺寻根: 匠心铸就的舞龙传奇
舞龙艺术的传承,离不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不懈努力。实践团了解舞龙工艺的纯手工的制作过程,从竹条选材、框架搭建、加工到上色绘画,每一步都体现了匠心。甚至于糊龙的浆糊也是由村民亲自制作,村里94岁高龄的钟师傅用毛笔在龙鳍上写下“南龙到处是丰年,岸头稻香堆满仓”的贺词,满含对南岸村的殷切祝福。
图 4
图 5
花园盛典:传承光辉与节庆盛景
实践团随后在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开展实地调研,实践团在负责舞龙管理的邵宏杰处长的带领下来到花园村迎龙灯所用龙头所在地实地观察——龙头至少高2米,栩栩如生、高大威猛。由19个小区组成的6个支部按照老一辈的传统,分别肩负着抬花灯和龙灯工作。其中第一支部1026的龙桥,是当之无愧的“长龙王者”。
图 6
图 7
忠孝堂韵:舞龙之魂与血脉纽带
邵处长带着实践团来到了存放龙头灯头的忠孝堂和仁和堂,舞龙期间忠孝堂木柱上贴着字辈组成的对联,墙上挂着祖辈的画像,龙头安放在堂中央。忠孝堂也是邵氏宗亲会,不仅仅是安放龙头的地方,更是花园村邵氏祖辈代代传承的媒介。舞龙迎灯,不仅是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激发地方经济活力和文化繁荣的强劲动力。
图 8
图 9
心得体会
在深度文化实践之旅中,实践团深刻感受到了舞龙文化的力量与魅力从老一辈到年轻一代,舞龙艺术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精神的传递。此次调研让团队更加认识到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实践团将时刻铭记这份文化自信与骄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龙舞盘旋,不仅展现文化自信,也昭示着村庄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砥砺前行,不断追求卓越的决心。
文/庄文轩 胡语桐 邵佳梦 李春雨
审核/朱立明